专访于朕 | 从“太空歌剧”到“宇宙黎明”


 


2022年6月1日,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盛大开启,开幕式展演如期而至。本届线上开幕式混合现实展演由开幕系列片《生活力·宇宙黎明》《生活力·日常的远方》,以及毕业秀《宇宙黎明·海动》《宇宙黎明·逅尚》组成。

自2020年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式展演《共同生活——一部太空歌剧献给2020》一经亮相,便成为吸引众人目光的巨大亮点。从2020年”太空歌剧“到2021年”现在史“,再到2022年”宇宙黎明“,我们采访了三届青艺周开幕式展演总导演——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于朕,听他谈一谈展演幕后的故事。

 



 

初心源于对学生的责任
 

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疫情突袭,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受到强烈冲击,作为当年疫情影响下唯一坚持为全体毕业生举办线下毕业展览的美术院校,整个”青艺周“全网直播点击量近2亿人次。2019年的青艺周还不需要线上展演。而2020年,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中国美院的师生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个新问题——线上展演的观看方式是什么样,互动方式又是什么样?

2020年4月10日左右,美院决定将青艺周的展演以线上的方式呈现,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于朕和他的团队。于朕在大学时就对科幻和游戏非常感兴趣,工业设计和建筑的专业背景也让他很早就接触到智能化和交互相关的领域。

开幕式展演既要考虑整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共同需要与整体调性,又要满足和赋能对原本线下开幕形式有比较大依赖的专业,如服装设计系。在疫情特殊背景下,线上开幕式不仅是一种新方式的探索,更是在极其特殊困难的社会时刻,为学生负责的初心,让他们不因为不可抗的疫情因素而使得自己的毕业仪式有所遗憾。

两三个月的时间,于朕和团队完成了首次线上展演的探索。当时的“一部太空歌剧献给2020”开幕片带给观众十分惊艳的视听体验,那是于朕首次采用虚拟制片拍摄的方式。

 






























 

2020《共同生活——一部太空歌剧献给2020》视频截帧
 

2021“现在史”继续探索之路
 





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线下开幕式展演现场

 

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以“现在史”为主题,当时疫情有所好转,防疫政策有适当放开。开幕展演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再升一级——现在史·混合现实展演,浙江美术馆开启了一场跨越五个时空、多线叙事的混合现实展演。

 






 

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线下开幕式舞台设计
 

 

开幕系列片《现在史·迁流之相》、《现在史·现在切片》《现在史·无限分之一》和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师生共同表演的《现在史·数字人类 [-∞,∞]》及中国美术学院表演的裸眼3D《现在史·可能世界》以炫酷的视觉表达和声音创作塑造热烈氛围,在现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相信看过的观众还会对那个拔地而起的巨大数字人记忆犹新。
 








 

2021年第三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线下开幕式展演现场
 

 

浙江美术馆里,3块巨大的U型屏幕,制造了裸眼3D的震撼效果,结合现场人与多元媒介的多维互动,为观众带来亦真亦假的观看感受,传达出“现在史”的主题,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相互赋能,效果极为震撼。
 










 

2021《现在史·迁流之相》视频截帧
















 

2021《现在史·数字人类[-∞,∞]》视频截帧










 

2021《现在史·现在切片》视频截帧








 

2021《现在史·无限分之一》视频截帧
 

2022 “倒计72小时”
 

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扩展现实服装秀。

“今年本来是冲着线下去准备的,3月份的时候我们就想好了,地点就定在浙江展览馆户外的红太阳广场。”三千平方的广场,于朕和他的团队设想了一场盛大的开幕展演。

 

在原计划中,观众将看到由十块分屏组成的巨大屏幕组,每块分屏的时间线交错进行,最终呈现出一种混合现实的联动叙事。
 




 

浙江展览馆户外广场线下开幕式方案示意图
 

舞台和屏幕在一起,观众和演员也在一起。“不是说舞台在前面,观众在后面,而是相互穿插,甚至你没发现演员在你旁边坐着,他们就从观众席上舞台了。”听听就有趣极了。

然而5月26日,就在舞台已经搭好、彩排的前一天,于朕接到一个紧急通知:综合考量疫情情况和天气原因,青艺周开幕式展演由线下改为线上。天气预报显示,6月1日将有暴雨,要是寻常下雨也就罢了,有雨伞雨衣备用;但伴随雷电的暴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线下开幕的可能。出于各种安全考虑,只能撤台。

这时,离6月1日正式开幕还有6天的时间,抛去审核影片所需的3天,于朕和团队只有3天时间,72小时——从零开始完成筹备、拍摄、剪辑等一系列工作。

72小时倒计时,巨大的工作量。箭在弦上,一分钟都容不得浪费和怠慢。于朕立马边做边想,倒排工作计划。

26日晚,他开始筹备拍摄,找场地,挨个给影视公司打电话,寻求帮手。

听到合作的消息,大家都很感兴趣,但一听到时间——三天?开玩笑!“筹备要三天吧,拍摄就算是一天,这个后期的工作量正常来讲也要一个月,做不了做不了。”于朕当即决定,所有的后期、制作、设计、导演都由团队成员承担,最终95%的工作都是由美院自己的团队完成的。

 

27日早上到深夜,道具设计制作、模特联络、拍摄场地施工改造、预先试装、预拍摄、预搭建虚拟场景计算角度并与现场场景镜头坐标吻合。

 






 

拍摄现场
 

5月28日是拍摄日,团队采取三点固定机位拍摄——正面、斜上和侧面,再加上一个360°转盘,用来全面展示作品,这样就解放了摄影师。全部工作人员、模特服化早上六点多进场,一直拍到晚上七点,保证所有拍摄任务完成。
 






 

拍摄现场
 

而转盘和模特都是连夜现找的。

杭州没有卖这种电机转盘的,于朕想用餐桌上的转盘,但是这种又不承重。27日下午,才在温州找到一个厂家,快递已经来不及了,让厂家开车送了过来。

“拍完之后才是最痛苦的。”于朕说,“因为开始后期了”。让影视公司听后望而却步的后期,工作量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服装设计专业,50多个毕业生,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要保证有完整的呈现。于朕算了一下时间,至少要10分钟。

“我们后期是按秒算的,10分钟就是600秒,每秒有25帧要处理,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工作量。”

再看素材,4个机位连拍12个小时就是48小时。一天怎么处理得完?

于朕安排拍摄同时实时制作:每六张为一组,进行AI抠像、人物抠像、后期合成,同时还有一个剪辑组直接粗剪。拍摄现场,里面在拍片,外面走廊上各个剪辑组、后期组、抠绿组一字排开两行,把常规流程中后面一个月的工作在拍摄片场同时做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拍摄团队在拍摄过程中临时把4K改为了2K,虽然达不到超级高清的效果,但是手机和大屏幕观看已经足够清晰了,并且导出时间可以比4K节省一倍。

“对我们来说,抢过十分钟也很重要。”于朕说。

按照常规的安排,应该是一组镜头把后期做好后再剪辑,比如48小时的素材先挑出10小时处理,再剪出来。但是考虑时间关系,于朕采用了反导的方式——“先不做镜头,把录出来的片子剪辑成12分钟,把这些画面反导出来之后再做后期。”也就是说,48小时在粗剪时就只保留12分钟,只给后期预留2分钟调整的机会。

这要求在一开始就需要做好分镜头的剪辑逻辑。“平均每个人十秒,正面走出来3到4秒,切侧面2秒,360°展示3秒,这就8秒了,再切一个舞台1到2秒,当然每个作品还要有所差别。”

 

28日拍摄完成之后,所有人都伏在桌前通宵处理素材。团队30人分成两拨,轮换着休息。因为不允许返工,于朕和另一位剪辑老师72小时“待机”,随时处理突发问题。这样的工作强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现场后期制作
 

于朕曾对团队讲:“整个筹备拍摄出片才72小时,观众是不知道的。如果我们做的不太行,所有人只会觉得美院不太行,不会想到你们做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所有人都只能看到结果,那作为创作者就要对结果负责,72小时做的东西也要跟72天做的东西差不多。

“我心里其实是没底的,”于朕透露,“所有人心里都没底,但是他们觉得我心里有底。我说,我算过了,肯定是OK的,那大家觉得我都说没问题就按照这个思路做下去。”

 

“我们做到了。”
 








 

后期合成


 

导出成片
 

宇宙黎明

科学与艺术的孩子

从线下转到线上,服装秀是最困难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如开幕影片、“国美天球”发布片以及舞蹈片“海动”有前期工作打底,相对较为易于转化。

这其中,作为开幕影片之一的《宇宙黎明》可以称为一个彩蛋,它不只是一个影片,还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美院合作,(关于)宇宙计算机视觉的一个研究课题。”于朕特别聊了聊这个“挺有意思的事儿”,“我们希望用计算机去计算生成宇宙演化的真实过程。”

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国家天文台计算宇宙学团组的真实数据进行超视觉生成。比如在这个短片里,我们看到的宇宙星云图像不是类似电影大片的想象描绘,而是基于天体数据生成的。“由天文学家提供的数十万个坐标,经过处理将程序代码生成转换为视觉参数在我们的计算平台里一点点生成出来。”每一颗星都有它真实的坐标,它的形状、表面的光芒都计算得出。
 


 

项目的体量是巨大的。短片中的立方体只是从500MPC开始,这其中的一个点就是银河系,而这个立方体单位500Mpc里有亿万个银河系。作品片展示的是宇宙生成逻辑的一小部分,未来还会持续推进,完成之后会是一个真实的“元”宇宙。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哈勃望远镜已经退役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星云黑洞计算视觉,大部分出自NASA团队。”于朕说道,“其实近年我国也开始重视做天文航天视觉,在数据视觉演算方面也可以有我们的方式、中国的方式。”

于朕认为,对于数字媒体艺术及科艺融合方面推动至少两个层面的开拓:第一率先开课推动航天空间站内的运动产品设计和生活用品设计;第二将进行航天、天文方向的科学与艺术创作实践分析全球航天文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太空文化作出贡献。 “大有可为。”

 

《宇宙黎明》在开幕展演中展播,也指示着科艺融合的一种未来。
 








 

2022《生活力·宇宙黎明》视频截帧
 

三年

探索疫情下的展演新方式

开幕展演不仅是成果的展示,展演本身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今年的开幕展演,之所以能够设计出体量更大的线下舞台,又能在遇到不可抗因素时,由线下迅速调整为线上开幕方式,前两年稳扎稳打积累的经验和基础亦功不可没。

 

从“共同生活”到“现在史”再到“生活力”,三年的开幕展演,展示了疫情状态下未来多媒体扩展现实展演传播形式的探索过程。“这也是我们在做课题研究”于朕说,“不单纯是落地这件事情,对学术上也能提供一些研究实践的真实数据支撑。”
 








 

2022《生活力·宇宙黎明》工程截图
 

每年,处于青艺周头阵之位的开幕式主题展演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可谓“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它的幕后,是创作者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博弈平衡、良工苦心。

从常规之设到成为每一届青艺周众所瞩目的期待和亮点,为观众带来一次次新的震撼与启发,三载之路非平原易野。

 

6月19日,随着浙江美术馆展区的闭展,第四届青艺周正式落下帷幕,让我们一同期待来年的多维扩展世界,也祝愿于朕与他的团队在这条探索之路上走得更远。
 












 

2022服装秀《宇宙黎明·逅尚》视频截帧

 


 

相关报道

新浪新闻:揭秘青艺周开幕展演的3年与3——专访总导演于朕
网易新闻:“倒计72小时”——青艺周总导演于朕
新浪新闻:揭秘青艺周开幕展演的3年与3——专访总导演于朕(一)
凤凰新闻:
专访于朕
 | 太空歌剧宇宙黎明

 

All works @ MYAD 2014. Please do not reproduce without the expressed written consent of MYAD. 浙ICP备190148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