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9. Regeneration

 
2059. Regeneration
——
 
 
 
目录
 
PART 01 前言 源起  
PART 02 病毒 源代码I-代号哥特  
PART 03 傲慢 人类的迷途与救赎  
PART 04 圣战 再生园冶  
PART 05 重建 人类的骄傲  
PART 06 结语 凝视  
 





 

 

 

PART 01-前言
(image by Pinterest)
 
2059年,一批批的人工智能被投入太空,对蛮荒星球进行改造。为了人工智能更有工作动力,人类消除了他们被制作的记忆,让他们以为自己是这颗星球的原生生物。
数百年后,人类发现人工智能的星球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生命。它被称之为:人工智能工智能。

 

 
《圣经·旧约·创世纪》第11章记载,远古人类联合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巴比伦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各散东西。
轮回流转,如今的我们可以惊惶地发现一个事实:

人工智能正在重建巴比伦塔,重建的速度,或许已快过神明。

 

PART 02-病毒
(image by Pinterest)
 
当我们为自己的文明沾沾自喜的时候,文明的副产品正在侵蚀整个世界,而我们仍一无所知并不愿醒来。

自寒武纪始,从显生宙一路走来的人类凭着与生俱来的执着与倔强与残酷的世界斗争,才造就了如今的灿烂文明。而文明的光芒遮蔽了我们的双眼并衍生了造物者的傲慢,这种傲慢如病毒般根植在人类的本性之中;沉默地等待爆发的契机。

 

 
基于病毒本身的特点观察与研究,自2015年始,MYAD创始人——空间实验艺术家于朕先生创作了病毒源代码I-代号哥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将此建筑源代码在10年内植入地球各地的建筑体中;涵盖商业、私宅、大型公共社区以及各类展览。每次植入都会在内部加装信息数据采集元件,对未来十年中遭发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回数据库进行信息反射。

 


 

 

 

 

 

 

生物演化是盲目的,而人工创造具有明确的目的。

MYAD将两种概念结合,以生物演化的方式来进行人工创造。在经典大肠杆菌问题中:10克大肠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24小时可产生40万亿亿个后代,总重达4700吨;48小时后可繁殖2.2*10^43个后代,总重达2.2*10^25吨,相当于3734个地球的质量。我们以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体当中繁殖“源代码I”,并最终通过数据回收整理来研究建筑可持续生长形态的另一种可能。
 

 


 
以维尔尼艺术中心/WEIERNI ART CENTER为例,我们将“源代码I”植入在建筑体中取代传统承重柱,并将代码延伸到整个建筑形态;在这里,病毒与宿主休戚共生,创造了全新的生长机制。


 

 

PART 03-傲慢 
但丁在《神曲》中将人类的恶行归为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
而傲慢为七宗罪之首,是不自知且不可自制的罪行,相对于其他六宗罪仅限于人间,傲慢,则针对神明。

 

 

MYAD在以“七宗罪”为主题的展览上对人性的天然问题进行思考,并以梦幻的方法表达了关于人类进化方向的联想和忧虑。我们通过视频流与现场捕捉的体验者图像实时混合处理交互,在沉浸式巨幕上演绎了百万种图像变换,体验者的一举一动都在巨幕上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表象以及进化的可能性。当我们赤裸地面对本心的时候,会油然而生出生命的严肃和渺小感。

 

 

《三体》中写道:毁灭人类的,不是无知和弱小,而是傲慢。
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无法拒绝和抑制,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引导人们思考并正视这种宿命,与自身抗争才是莫大的勇气;而放弃了抗争,也就同时放弃了生存的权利和机会。

 


 
PART 04-圣战
 

 

2059年,人工智能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人类恐慌,试图消灭隐患的人类爆发了机器圣战。
这场我们一手策划的自我侵略,终于在付出残酷的代价后告一段落。除了舔舐伤口,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对家园的重建。
在经历智能浩劫后,对人工智能和地外文明的思考开始蔓延并形成思潮。我们迫切地需要明白自己存在的真实性,人类的存在是否并非自然的而是被设计的产物。

 
 

 
人类开始相信在宇宙大爆炸至今的138亿年里,文明之间曾产生过偶然且必然的接触,而接触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被接触客体及其周围环境,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遗留痕迹(包括物质痕迹和意识痕迹)。我们希望通过寻找这些痕迹来发掘真相,并借此实现下一阶段的进化。

 

寻找地外文明的征程就此展开,我们将以星际远航和地球发掘两种形式来找寻这些线索。而在征程前,我们需要完成对未来世界的整体构想和设计蓝图,用来承载我们即将看到的崭新世界。

 

MYAD通过“再生园冶”空间实验计划,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我们将以此为蓝本表达对未来世界形态的联想与可能性实验。以此建立人们大脑中的空间思考概念,最终获得打破空间并重组岁空间的超能力,从而操控空间中的万物繁生。

 

“再生园冶”空间实验计划分为创世阶段和魔法阶段。

 

创世阶段:以传统园林肌理为基点,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古代园林中空间排布,以及人与建筑物、构筑物、山、石、水、气之间的作用力关系,然后进行创造世界中的一切建筑物、构筑物、自然地理形态。

 

魔法阶段:将创造世界空间中的一切进行施法,挥手之间从白日到星辰,斗转星移,地壳变动,做一切想做的魔法事件。

 

文明的组成基础与生长环境注定了道德问题的迥异,这种差异引发了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博弈甚至战争。但生存是文明铁律,且生存必然需要承载环境。

 

建筑,是人类根据生存需求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成的承载环境;随着文明生长,这种改造的需求愈加强烈且精细化;其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每个文明中的组成个体提供完美的定制环境从而得到生存问题的最优解。

 

PART 05-重建
 

 

MYAD一直致力于对建筑终极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漫长的时间里,文明接触在人类星球上产生的痕迹有哪些?由此延伸到建筑载体,所达成的情感连接与共鸣是通过何种方式完成?我们是否可以还原其表象乃至所蕴含的哲学内容?
 

 

空间实验艺术家于朕先生将这些问题融入到设计的思考中,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未知的、试验性的科幻语境,并通过这种语境来研究、寻找——那些宇宙博弈中,在人类星球上产生的接触痕迹。
 

 

当人类的恒星际飞船回航,载着人类对未来扑朔迷离的希望,我们将在这颗蓝色星球上重建我们满目疮痍的家园。
 

 

在 [不负如来食肉研究山顶会所] 项目中,选址在山体的半环怀抱,山体本身为防空洞旧址。于是,充满战争年代感的红漆标语和北方山群独特的荒凉萧索,生长出了这样一座建筑:它应该充满理性的高级性感,如电影《降临》中凭空出现的贝壳状外星飞船,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在这颗还在向第一类文明过渡的星球上,自由甚至放肆地释放着神秘信号。也如《Water-drop》中光洁冰冷的水滴一样不动声色,仅仅是沉默的存在着,就可以牵连乃至洞穿一切粗糙且脆弱的骄傲。
 

 

我们尝试做这样的联想:异类文明的降临携带的目的是什么?他想要与这个星球建立怎样的联系?这种联系中我们人类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假设这是一个友善的文明,在我们共存的居住环境中会经历怎样的博弈和妥协?而最终又会达成怎样的协议?
 

 

一个拥有跨星系远航能力的文明,对技术的理解和表达绝不会如工业时代那样粗暴笨重。它应该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一样简洁优美。所谓大道至简,在将所有关于艺术、文化等附加趣味剥离以后,我们面对的核心将是赤裸的、纯粹的、极简的。
 

在[南京国电办公大楼]项目中我们延伸了这种联想,对这样一个共生环境进行切割和解剖:远古时期失落在地球上的恒星际飞船,拥有宝石般的流线和科技美感,长久以来我们都无法打破表皮一探究竟,只能通过舷窗窥探到零星的宇宙奥秘;而现在我们拥有这样的技术对舱体进行整体切割,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蛋糕,而我们终于发明了刀叉。
 

它的内部是如《三体》中智子一样极度精简与极度复杂的矛盾共同体,基本粒子低维展开成一个宏大的小宇宙,通过玻璃肋对这块巨型电路板进行烧制,在微观层面,每个组成单元都被铆钉在精确的位置,无比顺从地支撑着内部生态的稳定。原来这并不是一座飞船,它是一个宇宙。
 

两个多世纪前,阿瑟•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中描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文明留在月球上的黑色方碑,考察者用普通尺子量方碑的三道边,其长度比例是1:3:9,以后,不管用什么更精确的方式测量,穷尽了地球上测量技术的最高精度,方碑三边的比例仍是精确的1:3:9,没有任何误差。克拉克写道:那个文明以这种方式,狂妄地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弗兰克·赫伯特所著的《沙丘》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由于机器圣战的爆发,智能被认为是洪水猛兽。没有计算机,人们进行宇宙航行需要借助一种特定香料,可以让人不会迷失方向。这种香料是由一颗叫做厄拉斯科的星球上出产,是一种叫做 沙虫的生物的分泌物。而提取香料是一件苦差事。沙虫平均都有数百米的身长,有的可以达到数千米甚至十几公里。沙虫具有相当大的攻击性,他们会吞掉沙漠上一切不属于沙漠的东西。而且他们生命力异常顽强,在不动用战略核武器的情况,帝国没有任何一种常规武器能将沙虫一击毙命。但是沙虫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怕水,因为水会破坏他们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厄拉斯科上,水是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资源。
 

[御湖山房六星酒店]与[南京国电办公大楼]的设定不同,沙虫星球是低智慧星球,我们拥有力量来进行对抗和反击。人类文明的伟大就此波澜壮阔地展开:在贫瘠的沙漠里填造绿洲,蓄养大量的水资源作为对抗武器,甚至可以营造海市蜃楼般的山峦群峰,以此展示人类文明的不屈与骄傲。纵然我们的进化还有遗憾,但千万年来始终一往无前,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圆圆的肥皂泡中》描写了人类用无数大肥皂泡裹带湿润空气进入内陆,从而调节气候。圆,作为宇宙的基本图样,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哲学核心。繁星皓月都包容在这一片天地,这是我们的愿景和方向。当地球流转在人马旋臂时,我们能看到梦的形状是螺旋形。

PART 06-结语

MYAD对于未来的态度是谨慎的乐观。我们希望在极端的环境里仍能保持创造,宇宙或许是冰冷的,但我们仍然可以创造新的生态,为宇宙安装上温情脉脉的良心。

夜深林静,当我们面对浩渺苍穹,挺拔着自古以来就不屈不折的脊梁。被星河俯瞰时,我们,亦回以凝视。

MYAD以交互逻辑来呈现园冶实验展览,通过leap motion、kincet、全息投影、大数据智能控制、3D立体屏幕、实时摄像头数据采集处理等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震撼的沉浸式体验。


All works @ MYAD 2014. Please do not reproduce without the expressed written consent of MYAD. 浙ICP备19014811号-2